該品種為河南省審定高產、廣適、抗病、抗倒型玉米新品種,審定編號:豫審玉2013002。該品種在參加河南省玉米品種試驗中產量連續三年都居小組第一名,豐產性和穩產性相當突出,2014年由天禾農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申報安徽省中熟夏播雜交玉米引種試驗,表現更加突出,八個試驗點全部增產。
產量表現
2012年參加河南省玉米品種生產試驗(4000株/畝組),11點匯總,9點增產2點減產,平均畝產746.0kg,比對照增產4.0%,居4個參試品種第1位。
2014年參加安徽省玉米品種引種試驗,8個點全部增產,平均畝產 588.7公斤,比對照增產12.64%,達極顯著水平。高水肥地塊、精細管理該品種高產潛力更大。
特征特性
生育期適中:夏播生育期101天,比對照品種早熟1天。植株性狀:株型偏緊湊,株高256厘米,穗位101厘米。雄穗分枝10-15個,花粉量足。經濟性狀突出: 2010年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粗蛋白質9.43%,粗脂肪3.96%,粗淀粉75.18%,賴氨酸0.295%,容重739g/L。行粒數平均33.5粒,出籽率88.6%,千粒重355.4克。穗軸白色,籽粒馬齒型,黃色,穗長18.5厘米,粗5.0厘米,穗行數15.1行。
抗病性好:經安徽省主要農作物品種抗性研究與鑒定中心接種抗性鑒定,中抗小斑病,中抗紋枯病,高抗莖腐病。栽培要點根據當地情況適合期早播:最佳播期6月15日前。按要求合理控制種植密度:每畝留苗3500-4000株,4-5葉期及時間苗,間苗太晚,留苗太多會造成減產。播種方式:在整體條件好的地塊建議手工單粒播種或用播種機精量播種,機播時注意調節株行距,種肥同播時注意留好間距,嚴防燒苗。
肥水管理:施肥要前輕后重,科學施肥;澆好三水(拔節水、孕穗水和灌漿水)特別是孕穗期前后的土壤水分對產量的提高有顯著作用,及時澆水;苗期注意田間除草。病蟲防治:苗期防治薊馬、灰飛虱、地老虎;大喇叭口期用顆粒殺蟲劑丟芯,防治玉米螟等病蟲害。適時晚收,增加粒重,提高產量;籽粒乳線消失、出現黑色層時收獲,能增產5%-10%。
適宜區域:安徽省江淮丘陵區和淮北區。